查看原文
其他

笔墨当随时代

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-10-31

 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


在这个时代,想让内容抵达用户到底有多难?


试想,拥挤的早高峰地铁上,我们打开手机,成百上千条信息开始被算法推荐到指尖。里面有歼20最新消息,有3分钟速读《红楼梦》,有某娱乐明星红毯造型。随着手指滑动,一天中声势浩大而又不动声色的“眼球争夺战”开启了。


江湖新秀崛起,门派林立。对主流媒体来说,这场仗越来越难打。究其根本,还是“话语赤字”渐露,“传播逆差”显现。


而破局秘笈,已经写在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:“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,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。”


秘笈人人都会念,不过想要打出足秤足两的功力,还得靠传播力先行。




关于“传播力”,我们要跨出一个误区:提升传播力,就靠短视频。


很多主流媒体,叹服于近年来短视频“横扫之势”,于是纷纷下场,开始做各类短视频。


碎片化传播时代,短视频固然是让权威声音触达用户的一种形式,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把长消息贴在短视频里,抑或原封不动地把以前说过的话,套在短视频的壳子里重复一遍,甚至还用着几乎雷同的模板,就很难有传播实效。


求“形”为表,求“魂”才是里。表里共构、形魂兼备,方有气吞山河之势。


那“魂”,究竟是什么?


千年前,王希孟绘《千里江山图》;前不久,《人民日报》推出“新千里江山图”短视频。它把白鹤滩水电站、“燃灯校长”张桂梅、云南野象北上南归等意象都揉进青绿交错、生生不息的长卷中。



同一幅画作,不同的笔墨;同样的千里江山,不同的万千气象。


王希孟看到了景,笔墨也落于景;“新千里江山图”看到了景中的时代特质,笔墨也落于时代特质。这则短视频推出后不到24小时,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自有平台上就点击破亿。


可以说,提升传播力,从形而上的维度来说,有一条铁律:文章为时而著,笔墨当随时代。




1936年,范长江所著《中国的西北角》出版,而后一版再版,轰动当时。里面有一句话,无比精准地剖开了旧中国之痈患。


“时代之社会政治制度,苟不能适合于当时大多数人生存之需要,则此大多数人必如石羊之艰苦挣扎,以求其生存之继续与发展。”


事实上,无论是《中国的西北角》,还是彼时《新青年》、《大公报》等时局评论、报道;抑或进入新中国之后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社的通讯、消息等,每一种文字扑面而来的气息,都在不断提示,它与时代的呼应是多么丝丝入扣。


笔墨如何随时代奋进?


关键是媒体人首先要看到时代,认识时代,胸怀时代。


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概念。中国式现代化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,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,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。


这为媒体人提供了理解时代最准确精炼的语义范本。


像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推出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《CPC》,就紧紧扣住“中国共产党领导”这几个字,以大片的形式,平实坚定的叙述,向世界宣告:我们身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,我们面前是喷薄而出的曙光。


而关于“现代化”的诠释,笔者则对“中国这十年·浙江”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视频印象深刻。这条短视频是由数字展示浙江十年变化。巧妙的是,它通过一段实拍的钢琴演奏,让枯燥的数字在琴键上跳跃,在旋律间泛波。


媒体人对时代的理解,投射在每一个作品之中,也决定了笔墨的走向。




很多时候,媒体人总会发牢骚:不是我不想提升传播力,而是大量内容题材本身就仙气飘飘,脚不沾地。那老百姓不感兴趣,我也没办法。


同样的食材,好厨子来做,能上《舌尖上的中国》;坏厨子来做,就只能上豆瓣的“炸厨房”小组了。


以题材比食材的话,民生新闻是炸鸡,香气扑鼻,简单易食;经济报道是螃蟹,剥之繁琐,食之有味;最不讨喜的就是理论节目,那是苦瓜,解毒祛湿,没人爱吃。


但是前不久有一档理论节目,把“苦瓜”做成了人人爱吃的“苦瓜酿肉”。


那就是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推出的“思想耀江山”绿色篇。


一档理论节目,现场不仅引入了浙江卫视宋韵文化推广人谷小雨,还有9位生态文明领域的权威专家坐镇演播室。讲到不同故事的时候,就有不同的虚拟场景,比如气象万千的黄河源头、江豚跳跃的长江流域、满目苍翠的黄土高原......



无独有偶,新华社《以“理”服人:十年的十个“为什么”》,请来十位党校青年教师,消解严肃,放大思想,以答破问,为年轻人在不确定的世界提供理论的确定性。


其实,人总会有困惑,而理论就是要解疑释惑的。劝退观众的并不是理论,而是扯着大旗的“理论俯视”。


这些作品善用笔墨,把宣讲的“苦味”降到最低,把真理的“甜味”提到最高,让传播的“鲜味”飘到最远。


所以,哪怕是最营养丰富但味感淡涩的食材,好厨子也总能找到各种煎炒煮炸的方式,让它成为人人追捧的“网红菜”。




有一种特殊类型的“报道”,往往比普通新闻更打动人,那就是“记者手记”。比起第三视角的客观叙述,第一视角的主观描述显然更容易让人代入。


在不同的叙事语境下,笔墨也应追随时代中的“第一人称”。


党的二十大期间,浙江卫视推出的时代主题大片《我们的新时代》,含“我”量就非常高。里面有做缙云烧饼的师傅,也有做开蚌直播的爷爷;有修路造坝的建设者,也有摘“星”逐“日”的研究者。对“时代”这个宏大主题的解剖被精准地落到了“我”之上,让每个观众都能产生“对号入座”的共鸣感。



时代涌现人物,人物映衬时代,时代、人物的风貌又恰是时代精神的写照。这也是《我们的新时代》等一批作品留下的创新经验和思考。


不少成功的作品都是以“我”的故事,消弭宏大叙事带来的间离感。它们在中国语境与时代背景的交汇点上,找到了平衡点。以最小的情感颗粒,诠释宏大的时代命题。


这就是新记录、新呈现,这是极具传播力的表达。


纪录片《地球脉动》里有一个故事,讲的是海鬣蜥宝宝一出生,就要面临成千上百的游蛇追捕,它只有全力奔跑,甩脱追兵,才能突出重围,抵达海边。主流媒体的声音何尝不是如此?


内容创作过程中,只有讲好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故事,乘着时代东风,踩准时代鼓点,用好形式,做精品质,才能真正抵达用户手中、脑中、心中。


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

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 



往 期 精 彩 内 容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